免费法律咨询 >> 法律常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是否有效,违约金条款效力认定是怎样的?
在劳动纠纷中,有些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会约定违约金条款,比如:除不可抗力因素外,乙方不得在合同期内无故离职,否则将追究其违约责任,并赔偿经济损失等等。但是,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是否有效,违约金条款效力认定是怎样的?
网友咨询: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是否有效 ?
山东绿橄榄律师事务所杜晓霞律师解答: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违约金条款是否有效,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符合《劳动合同法》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情形,只要是当事人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且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法律会对这一约定予以保护,认定这一约定有效,约定违约金要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否则该约定就是无效的。
动者对用人单位主张违约金的权利,法律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和限制。针对劳动合同中约定由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承担法律规定之外的违约金的情形,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未进行立法干预的情况下,应认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由用人单位承担违约金的条款有效。
杜晓霞律师补充:
在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情形有两种:
(一)违反服务期违约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如果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一定年限的服务期。
如果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二)违反竞业限制违约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专职律师,现律协征地拆迁专家库成员、政府法律顾问、电视台点评律师。擅长土地拆迁、婚姻家庭、民商事、工伤、交通事故、房产、建筑工程纠纷及刑事辩护。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