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 >> 精选文章 >> 经济纠纷 >> 实践中如何认定商业诋毁行为
商业诋毁行为,也被称为商业诽谤行为,是指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具体而言,它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网友咨询:
实践中如何认定商业诋毁行为?
律师解答:
在工商活动过程中,任何虚假的或没有根据的陈述,损害或可能损害他人的企业或其经营活动,尤其是该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信誉的,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1.虚假陈述;
2.陈述是由一个商人在其所从事的商业活动中作出的;
3.该陈述是向预期的客户或产品、服务的最终消费者作出的;
4.该陈述的目的在于损害另一个商人的营业或商誉;
5.另一个商人的营业或商誉受到了实际损害。
律师补充: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以及法律和商业道德,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我国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坚决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经营者采取不正当竞争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据具体情况依法会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行政责任(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严重者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经营者在披露相关信息进行维权时应谨慎,对于商业言论,应赋予更高程度的注意义务,公开发布的信息应保证完整、充分、有理有据,正当、合理行使和保护自己的权利,避免走入商业诋毁的维权禁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十一条 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