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 >> 精选文章 >> 涉外法律 >> 涉外案件审理期限受案件审结期限的限制吗?
审限就是一个案件的审理期限,法院审理案件的时候,应在这个期限内做出判决。我们国家对于各种案件的诉讼审限都有具体地规定,如果法院一直拖延未进行审判,也是对当事人的不公平。那涉外案件审理期限受案件审结期限的限制吗?
因涉及到外国取证,在国外的财产,要查明的事实等发生在国外,查明时间无法保证,目前法律规定没有期限限制。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间,不受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限制。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一、涉外民事诉讼的审理原则包括哪些?
(一)适用中国民事诉讼法原则。审理涉外民事案件在适用程序方面,按照国际上公认的属地主义原则,应当适用法院所在地国家的程序法。
(二)优先适用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原则。
(三)司法豁免原则。司法豁免权是外交特权的一种,是指一个国家根据本国法律或者参加、缔结的国际条约,对在本国的外国代表和组织赋予的免受司法管辖或者司法审判的权利。
(四)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原则。律师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的司法制度只能适用于本国,而不能延伸于国外。
(五)使用中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原则。审理涉外民事案件使用本国通用的语言、文字,是国家主权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世界各国通用的准则。
二、一般民事诉讼的审限是怎么规定的?
(一)一审审限,一般6个月。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
(二)二审审限,一般3个月。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能延长。
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涉外民事诉讼审限一般是可以超过六到三个月的,换句话说如果当事双方不能达成一致那么对于审结的期限都是没有具体规定的,但是这不代表可以长久的拖延案件审理的过程,所以在涉外案件中双方最好要及时的去沟通,这样才可以快速的审结。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