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 >> 精选文章 >> 政策法规 >> 国防教育普法系列(三):国企设立人民武装部值得点赞
近日,一些国企设立人民武装部引起人们关注。国企要“武装力量”做什么?本文约1500字,阅读时间大约3-5分钟,试图简短解说国企设立人武部的重要意义。
一、仗是靠人打的——有组织的后备军是主权国家抵抗侵略和欺凌的底气之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这不是冠冕堂皇的套话,而是实实在在的、信息时代战场更为适用而非过时的硬道理。
但这个人不再是单纯数量上的人海战术,而是有组织的、训练有素的人才队伍。
根据我国国防动员法,一旦战火燃起,我们的人员投入有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现役解放军官兵,第二梯队是由退伍军人为主的预备役人员和民兵;第三梯队是符合条件的适龄青壮年。
一方面,这里的预备役并非在编预备役部队。战火燃起,军队必要要扩编,现时在编预备役部队将迅速转入现役。原因也很简单,国家没必要以巨大成本在和平时期维持战时规模的军队。
另一方面,投入战场必须经过基础训练,这和征兵任务一起都是由县级政府的人民武装部完成的。不然不但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而且会造成更大的战场被动。
二、重视充实后备兵源是我国抗日战场血的教训与经验
受限于战史资料与知识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我国大多数民众对抗战了解不多,主要来源于义务教育阶段教材和影视作品。总结国民政府抗日战场上一度惨烈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兵源问题。
一方面,部分人群可以免服兵役。除因腐败或特权群体外,还有在校学生免服兵役政策。给《无问西东》电影里清华学生踊跃参军参战情节做个重要注脚就是为保存民族元气,国民政府不但在捉襟见肘的经费中勉力保障教育经费、保护故宫文物,也不征收大学生服兵役,客观上造成了兵员素质较低,连排干部识字率都很低。
另一方面,国力贫弱和腐败横行造成烈士抚恤政策很难落实到位。民国生产力低下,一旦一家男劳力参军,家庭就会迅速面临经济再生产困难,但政府财力又难以有效落实抚恤政策,再加上腐败克扣,一人参军除个人生死未卜外家破人亡妻改嫁也是屡见不鲜。
同时,被“抓壮丁”者要经历“天灾人祸”考验往往凶多吉少。客观上,战事不利可算作“天灾”。但更多的是人祸——腐败与无能。“腐败”表现在战场上国军派系林立进中央军比地方军阀要好些,军官吃空饷军阀作风严重,武装部征兵按人头考核绩效奖惩造成征兵凑数成普遍现象。“无能”表现在缺乏必要经费进行基本的基础训练、配发衣物粮食给养和武器、医药保障、兵员运送也主要靠徒步行军,因为是抓来的自然要采取措施防逃跑,路上人死了正好可以让军官吃空饷。抓来十亭,死了病了跑了成了大多数,以健康体质到达野战部队的人是幸运的少数人。
三、国企员工经过长期组织化、入职通常经过严格遴选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好,又无需过多的维持成本,属于天然的优质兵源
和平日久,忘战必危,民族复兴必须保持尚武精神。现实中,一些企业员工可能已经编入民兵。 因为国企福利待遇较为稳定,即能实现兵源稳定易于迅速开展战前国防动员,也有利于减少平时维持民兵队伍的国库开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相信,一旦那一天来临,作为共和国长子,国企必能闻令而动闻战则喜,为全民保卫祖国做出榜样。
四、信息时代战争特别是大国战争是各条线的人才综合较量
战争从来不只是军队的事。肉搏战和堑壕战虽然不可或缺但渐渐退出主场位置,以人工智能为主的无人机、无人舰艇、无人自行火炮作战日益在战场上大放光彩。笔者由衷希望,我们的人工智能技术不再像火药被长期主要应用于放烟花一样,无人机不仅能用来营造庆典场面与氛围,也要在未来战场上大显神威。如果未来战斗逐渐演化为操控鼠标、键盘和编程,国企员工定当大有可为。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1949年日内瓦四公约》,国有企业员工应当属于“平民”,受武装冲突法中国际人道法对平民规则的保护。在国企建立人民武装部自然是好事,但也要借鉴中外国防动员经验,有所甄别,对于特别人群不宜将其纳入战时部队编制,以免敌方不讲武德,将国企人员一概视为武装冲突法上的“战斗人员”作为攻击目标。
保卫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国家国民的神圣职责。爱国从来不应该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否则爱国主义就真成了流氓的避难所。
来源:任逸思 作者:任律师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