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 >> 精选文章 >> 刑事辩护 >> 教唆犯如何承担刑事责任
故意唆使并引起他人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的,是教唆犯。
网友咨询:
教唆犯如何承担刑事责任?
律师解答: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所谓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是指教唆行为在共同犯罪中所占的地位和它的实际危害,即教唆犯教唆的方法、手段、教唆的程度,对完成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及其在实施所教唆的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在处罚上也应有所不同,对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应按照刑法关于主犯的处罚规定处罚。
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因为未成年人的发育不够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易受坏人教唆而陷入犯罪的歧途,所以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打击坏人对他们的腐蚀,法律作了特别规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由于被教唆人没有实施所教唆的罪,教唆犯的教唆行为尚未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或者虽造成危害结果,但与其教唆行为没有因果关系,因而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律师补充:
对教唆对象的限定,涉及教唆犯与间接正犯的关系。
间接正犯,是指行为人以自己的犯罪意图,利用无责任能力的人或无犯罪意思的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自己的犯罪目的的人。
间接正犯的情形:
1、利用无刑事责任年龄或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利用他人不具有行为性的动作。
3、利用他人不知情的行为。
4、利用他人无目的、无身份的行为。
5、利用被害人的自身行为。
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而间接正犯是教唆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将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的人犯罪,此时,教唆人不是教唆犯,而变成间接正犯。教唆犯是共同犯罪,而间接正犯是单独犯罪。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十九条 【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