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法妞问答免费注册 登陆

首页 发咨询 找律师 手机网站微信咨询 全国客服热线:400-618-8116

地区切换:渝北区

首页>> 律师普法音频>> 劳动工伤律师普法音频>> 工作数日后离职,老板不支付工资应如何应对

工作数日后离职,老板不支付工资应如何应对
2024-06-03 劳动工伤 阅读量: 78

当劳动者在短暂工作后被解雇且未获得应得工资时,他们可以采取以下维权方式:投诉、调解、仲裁和起诉。

一、投诉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如劳动监察大队)提出投诉,要求调查并责令雇主支付拖欠的工资。如雇主未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劳动者还可请求加付赔偿金。

二、调解

劳动者还可以选择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以解决与雇主之间的工资纠纷。这些调解组织包括:

1.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2. 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3. 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调解流程通常包括:申请、听取双方陈述、调解、达成协议并制作调解协议书。如果调解不成或协议未履行,劳动者可以进一步选择仲裁或起诉。

三、仲裁

当调解无果或调解协议未履行时,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申请应当提交书面申请,并附带相关证据。仲裁庭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并在规定时间内作出裁决。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起诉

如果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或者仲裁裁决未涉及的事项需要法院处理,他们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应当符合相关条件,包括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起诉状应当递交至法院,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在整个维权过程中,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劳动者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如对仲裁结果不满,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起诉时,劳动者应当注意起诉条件,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立案手续。如法院裁定不予受理,劳动者可以依法提起上诉。

起诉的详细流程如下:

1. 选择正确的法院:在开始起诉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向哪个法院提交诉讼。通常情况下,原告可以选择在被告的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被告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应选择被告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

2. 撰写起诉状:起诉状是启动诉讼程序的重要文件,必须包含以下关键信息:

- 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等。若原告知道被告下落不明,应在诉状中注明此情况,并尽可能提供被告的其他信息。

- 清晰明确的诉讼请求,如要求支付的金额或具体行为。

- 事实和理由,详细阐述为何提出此诉讼请求,以及支持诉讼请求的证据和法律依据。

- 署名和日期,确保起诉状由原告本人签名或盖章,并注明日期。

3. 准备证据:为了支持起诉状中的主张,原告需要准备相关证据。在追讨工资的情况下,这些证据可能包括:

- 证明在被告单位工作的材料,如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牌等。

- 工资数额和发放时间的证据,如工资条、银行转账记录等。

- 若有现金支付的情况,需要被告提供领取记录或相关收据的举证责任。

- 证人证言,如同事或其他知情人的证词。

- 其他任何能证明被告未支付工资的材料。

4. 正式立案:准备好起诉状和证据后,原告应前往选定的法院提交材料,正式立案。法院将审核材料并决定是否受理。

5. 缴纳诉讼费用:一旦法院受理案件,原告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缴纳相应的诉讼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和其他可能产生的费用。

6. 等待审理和判决:立案后,案件将由法院安排开庭审理。原告应配合法院的工作安排,并出席庭审。法院将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7. 执行判决:如果判决生效后,被告仍未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将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确保判决得到执行。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第十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第十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热门推荐

客服热线:400-618-8116

微信扫一扫「法妞问答」立即开启语音咨询

济南暖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济南市高新区舜泰广场6号楼1703室

Copyright 2025 faniuwe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鲁ICP备16004136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20269)

问题没解决?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10516 位律师在线 3 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