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 >> 法律常识 >> 经济纠纷 >> 消费欺诈的认定标准法律是如何规定的,是怎样的?
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欺诈行为之构成应当以经营者实施了欺骗行为并足以误导消费者为前提。那么消费欺诈的认定标准法律是如何规定的,是怎样的?
网友咨询:
消费欺诈的认定标准法律是如何规定的,是怎样的?
江苏好佳律师事务所孟庆玲律师解答:
消费欺诈的认定标准是商家以其他任何的虚假手段或者是虚假信息,或者是不正当手段来欺骗消费者的行为都是构成欺诈消费者行为。对消费者有欺诈行为的话,商家应该根据消费者的要求来增加对消费者的赔偿,补偿消费者,因为欺诈行为而受到的损失。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江苏好佳律师事务所孟庆玲律师解析:
及时固定证据是准确认定消费欺诈行为、采取有效方式维权的关键。
1.认定消费欺诈行为。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采取列举的方式明确了消费欺诈行为的类型,消费者要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发现消费欺诈要主动维权、敢于维权,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提出3倍赔偿,还是要求500元赔偿,有力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及时固定取得证据。
只有证据齐全、有效,消费者才能成功维权,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利益。在日常生活消费中,要注意索证索票,特别是要保管好超市小票等单据,不要随便丢弃。网上购物时,尽量不要使用网页聊天,使用聊天软件可以保存一定时间的聊天记录。手机是最方便的取证工具,利用手机的录音、照相、摄像等功能,可以及时将消费过程、受损情况记录下来,作为维权的重要证据。
3.合理选择维权方式。
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应及时与经营者协商解决消费纠纷,节约维权时间和成本。协商解决消费纠纷时,消费者要敢于和经营者据理力争,提出合理赔偿要求。在协商解决无果的情况下,再采取其他维权方式。
孟庆玲,女,1972年生,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东南大学法律硕士,做律师之前在行政执法部门工作,20余年的法律实践经验养成了对法律的职业敏锐性,工作认真负责,以在法律框架下力争当事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