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 >> 法律常识 >> 经济纠纷 >> 违约损害赔偿的法定含义有哪些?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限制?
现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民事主体的民事行为常常会伴随着签订各类合同,但随之出现的违约损害也日益增多。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害范围十分广泛,仍然需要法律加以限制,那么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限制究竟是什么呢?重庆合纵律师事务所王虹入律师解析。
一、违约损害赔偿的法定含义
违约损害赔偿,是指:违约方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而给对方造成损失,依法和依合同规定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二、违约损害赔偿的特点
1、损害赔偿是因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而产生的一种民事责任。
2、损害赔偿原则上仅具有补偿性而不具有惩罚性
3、损害赔偿以赔偿受损方因对方违约行为而遭受的全部损害为原则
4、损害赔偿具有一定任意性
5、损害赔偿是最重要的的违约责任形式,并且其他任何责任形式都可以转化为损害赔偿
6、损害赔偿是一种严格责任
王虹入律师补充:
三、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限制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我国违约损害赔偿贯彻完全赔偿原则,并以“应当预见规则”加以限定。此外,法条与学说还提供了其他限定赔偿范围的手段。
1、应当预见规则。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违约方所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得超过其在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2、损益相抵规则。它是指赔偿权利人基于损害发生的同一赔偿原因获得利益时,应将所受利益由所受损害中扣除以确定损害赔偿范围的规则。损益相抵的要件包括:损害赔偿之债的成立,受害人受有利益以及损害事实与利益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减轻损失规则。减轻损失是指一方违约并造成损害后,另一方应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否则,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4.过失相抵规则。过失相抵,是指受害人的过失是损害发生的共同原因时,违约人对于受害人过失导致发生的损失不负赔偿责任。关于过失相抵规则的直接规定,见于《民法通则》在第六章第三节“侵权的民事责任”第131条:“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