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 >> 精选文章 >> 政策法规 >> 什么是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特点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民事纠结是非常多的,例如婚姻问题、债权债务纠纷、劳动争议等等,而很多民事纠纷都需要通过诉讼来解决,但不是所有民事纠纷都可以诉讼的,那么,什么是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特点是什么呢?
第一、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性手段,其目的在于排除妨害,保证民事诉讼顺利进行。
第二、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适用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既包括审判阶段也包括执行阶段。
第三、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适用的对象比较广泛,既包括案件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也包括妨害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外的人例如旁听群众。
第四、在适用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在适用时,依照行为人妨害民事诉讼的程度轻重不同,既可单独适用某一种强制措施,也可以将几种强制措施合并适用。
一、起诉状应当包括的内容有什么?
1、当事人的自然情况。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
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这部分是起诉状的主要内容。原告要在起诉状中写明具体的诉讼请求和提出这种请求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包括法律关系存在的事实、发生纠纷的事实、提出诉讼请求的理由等。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案件事实是否存在,需要证据证明。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原告的举证责任。
二、妨碍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有哪些?
(一)拘传。拘传是对于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人民法院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的,人民法院派出司法警察,强制被传唤人到庭参加诉讼活动的一种措施。
(二)训诫。训诫是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诉讼秩序行为较轻的人,以口头方式予以严肃地批评教育,并指出其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令其以后不得再犯的一种强制措施。
(三)责令退出法庭。责令退出法庭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强制其离开法庭的措施。
(四)罚款。罚款是人民法院对实施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情节比较严重的人,责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交纳一定数额的金钱。
(五)拘留。拘留是人民法院对实施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情节严重的人,将其留置在特定的场所,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拘留期限为15日以下。
检察院起诉的情况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处理,特别是对于起诉的条件认定的,还应当结合实际的犯罪事实来进行处理,一般还需要由司法机关在对相关犯罪事实进行调查取证后,由检察机关决定是否可以进行起诉处理,避免法律适用错误。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