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律师普法音频>> 债权债务律师普法音频>> 2022年民法典关于强制执行有哪些新规定?
民法典关于强制执行的新规定:
1. 诉讼时效的重要性:若债权方希望追回欠款,建议尽快向法院提起诉讼。因为一旦超过法定诉讼时效期限(通常为两年),债权人可能会丧失胜诉权,即法院可能不再支持其追回欠款的请求。
2. 申请强制执行的条件:如果债权人获得胜诉判决,但债务人在规定的履行期限内未履行判决,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 执行财产的查询: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后,会依法对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等财产进行查询。
4. 对拒不履行者的制裁:若债务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并且拒绝履行法院判决,其个人信用报告中将出现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并可能受到高消费及出入境限制。在极端情况下,债务人还可能面临司法拘留。
5. 拒不执行的法律责任:如果债务人有能力履行判决但故意拒绝,将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流程
1. 提出申请:当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法律判决、裁定或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强制执行。
2. 法院受理与审查: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若符合执行条件,将受理该申请;否则,将驳回申请。
3. 申请复议:若当事人对法院的某些裁定有异议,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法院申请复议。
4. 发出执行通知:执行员在接到执行申请后,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履行判决。
5. 采取执行措施:如果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执行员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并在执行完毕后制作执行笔录。整个执行过程中,执行员必须出示证件并遵循法定程序。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