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 >> 什么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区分主要是从犯罪未遂的三个特征所区分的。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都属于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即都没有既遂,二者都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既遂。区别的标志是是否“着手”实行行为。预备是进行了犯罪准备,但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能够“着手”;而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既遂。
网友咨询:
什么是犯罪预备?
黑龙江大地律师事务所计军律师解答: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刑罚的本质目的在于通过对犯罪行为实施者的惩罚,起到威慑和预防犯罪的作用。犯罪预备虽然还没有实施犯罪,客观上没有造成损害,但对社会是存在着显而易见的潜在危害的,如不加以制止和惩罚,无疑最终会导致犯罪的实施,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害。
所以,我国刑法在第二十二条中规定对预备犯也应予以刑事处罚,但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计军律师普法:
《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1]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总而言之,犯罪预备,本质上没有着手实施犯罪行为,是为犯罪而准备工具或者制造条件。比如抢劫犯准备刀或者假枪作为作案工具。且犯罪预备后,才有犯罪未遂形态的出现。因此,犯罪预备不存在未遂的形态。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