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 >> 怎样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
虽然说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都是反映的某个犯罪行为的犯罪状态,并且也很有可能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危害,但是两者的差别就是非常的显著的。
网友咨询:
怎样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
山西德明律师事务所卫周岩律师解答:
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
3、行为结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为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还要求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他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
4、刑事责任不同。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中止犯的处罚轻于未遂犯,其目的是鼓励犯罪分子不要把犯罪行为进行下去,从而有效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免遭犯罪的侵害。
山西德明律师事务所卫周岩律师解析:
在被害人反抗情况下行为人停止实施犯罪行为,定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但实践中存在争议。
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之中出现意志以外的现象而使犯罪人停止继续犯罪,是构成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未遂,还要考察这种现象对犯罪人的影响,如果意志以外的现象发生,但并不足以阻止犯罪的继续实施,而犯罪人基于这种不利条件而主动放弃犯罪的,应为犯罪的中止;如果意志以外的现象发生且足以阻止犯罪人继续实施犯罪的,应当为犯罪未遂不足以阻止盗窃行为的继续实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 【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卫周岩律师简介
山西德明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副主任,2010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12年开始执业,擅长刑事辩护业务。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