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 >> 法律常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是否有补偿?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是否会有补偿要看情况,具体如下:
1、如果劳动合同到期,单位不续签的,需要进行经济补偿。
2、如果单位降低原来劳动条件,员工不续签的,单位需要进行经济补偿。
3、如果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原来的劳动条件,员工不续签的,则不需要进行经济补偿。
综上,只有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原来的劳动条件,员工不续签的,不需要进行经济补偿,其他情况一般都需要支付补偿,那么什么是经济补偿?经济补偿该如何计算呢?
一、什么是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一般指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是指在劳动者无过失的情况下,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
二、经济补偿标准如何计算?
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和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时的月工资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如果员工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三、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怎么办?
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的,可先和单位协商,协商不成解决方法如下: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需要先仲裁后诉讼。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劳动争议纠纷,应当先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不服的,才可以到法院起诉。所以出现劳动争议,不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先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如下:
1、向劳动仲裁机构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和证据材料,申请立案;
2、仲裁机构受理并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3、仲裁机构开庭审理;
4、仲裁机构进行调解;
5、调解不成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