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 >> 精选文章 >> 综合 >>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如何认定
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所谓公序,即社会一般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所谓良俗,即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包括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网友咨询: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如何认定?
律师解答: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其作用在于弥补现行法律强行性和禁止性规定之不足,以禁止现行法上未作禁止规定的事项。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公序良俗集中体现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在遇有损害国家及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秩序的行为法律又缺乏相应的禁止性规定时,法院可以直接适用公序良俗原则判定该行为无效。
律师补充:
合同虽然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认定合同无效:
(一)合同影响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国家安全的;
(二)合同影响社会稳定、公平竞争秩序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违背社会公共秩序的;
(三)合同背离社会公德、家庭伦理或者有损人格尊严等违背善良风俗的。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