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 >> 精选文章 >> 刑事辩护 >> 破坏监管秩序罪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破坏监管秩序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有法定破坏监管秩序行为之一的,情节严重的行为。严厉打击这项犯罪活动将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在刑罚执行活动中的正确实施,维护监管场所秩序的稳定,保障惩罚与改造罪犯工作的顺利进行是监所检察部门的重要任务。
网友咨询:
破坏监管秩序罪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律师解答:
1、客体:本罪所侵犯的客体,就是我国劳改机关的监押管理秩序。详言之,破坏监管秩序罪的客体要件,就是我国劳改机关在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则的调节下,形成的监押、管理犯人的一种正常的社会状态。监管秩序是社会秩序的一种,是社会秩序在劳改机关这个特殊场所的特殊表现。
2、客观方面:依法被关押的罪犯,有法定破坏监管秩序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行为。破坏监管秩序的行为表现为:
①殴打监管人员的;
②组织其他被监管人破坏监管秩序的;
③聚众闹事,扰乱正常监管秩序的;
④殴打、体罚或者指使他人殴打、体罚其他被监管人的。
3、主体: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被依法判处刑罚,并被强制在劳改机关服刑的罪犯。主体具备两个条件:
①犯有罪行;
②经司法机关判决或决定而被收押在劳改机关。
4、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必须具有抗拒改造的犯罪意图,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本罪。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危害劳改机关监管秩序的行为,而故意实施该行为以追求对监管秩序之危害的心理状态。犯罪动机则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了发泄对司法机关的不满情绪,有的是为了满思某种私欲,有的则是为了达到一些非法的要求。但不管出于什么动机,一般并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律师补充:
犯罪分子故意殴打监管人员、殴打体罚或者指使他人殴打、体罚其他监管人员造成伤害的,其行为同时违反破坏监管秩序罪和故意伤害罪两种不同罪名。
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一项犯罪和危害行为不能重复评价和谴责,即不能重复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对于假想竞合犯的处理原则是采用从重犯罪判断的原则,不适用于数罪并罚。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三百一十五条 【破坏监管秩序罪】依法被关押的罪犯,有下列破坏监管秩序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殴打监管人员的;
(二)组织其他被监管人破坏监管秩序的;
(三)聚众闹事,扰乱正常监管秩序的;
(四)殴打、体罚或者指使他人殴打、体罚其他被监管人的。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