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 >> 法律常识 >> 债权债务 >> 债务人逃债的情形包括哪些,债务人逃债有哪些情形?
转移,意为将某物移动到某地。债务人转移财产,就是债务人将自己的财产移动到别人那里,目的就是逃避偿还债务,甚至当法院判决债务人偿还债务之后,法院无从查控债务人的财产,那么债务人逃债的情形包括哪些,债务人逃债有哪些情形?
网友咨询:
债务人逃债的情形包括哪些,债务人逃债有哪些情形?
浙江飞呈律师事务所孙丹君律师解答:
债务人为了逃债,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形:
1、企业兼并、倒闭、撤销,法定代表人更换,新负责人不明前情,推卸不管;
2、债务人将资金汇入所立账户,秘密账户或其他单位,难以查询冻结;
3、债务人准备将商品转移、处理,换上代销商品,难以用于抵债;
4、公款私存、公物私名,频繁地变更经营场所;
5、企业不清算就擅自关闭;
6、虚拟注册资金,虚拟投资主体。
债权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债权能有效实现,可以采取履行抗辩权、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等途径。
浙江飞呈律师事务所孙丹君律师解析:
现代社会经济纠纷在所难免。对于客户欠债,必须态度坚决地采取法律行动解决,不要因为数额少,对方口头承诺而一拖再拖,中了对方的“缓兵之计”,等对方转移资产,再采取法律行动已是无济于事。很多追不回货款的案件都是由于当事人“姑息养奸”造成的。到法院起诉前,向对方发律师函,给对方法律的震慑,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是可以考虑的方法。
给债权方造成的损失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作为债权方,您一定要谨慎防范对方可能会存在的逃债行为。在欠款发生后,要及时向对方追款,不给对方逃债的机会。
防范逃债,查工商登记资料是基础,实地考察则是关键。实地考察对于生产型企业是一种特别有效的办法,但有些地方官商勾结非常严重,通常的风险防范方法根本不起作用。面对官商勾结的逃债,通常的防范措施无济于事。所以,当企业了解到对方有政府背景时,应更加具体地了解政府在其中的作用,要小心从事。
本律师是飞呈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执业以来办过多起民商事案件,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获得当事人一致好评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