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 >> 精选文章 >> 上市融资 >> 间接融资是什么?有哪些融资方式是属于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是直接融资的对称,亦称“间接金融”。
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盈余单位与资金短缺单位之间不发生直接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发生一笔独立的交易,即资金盈余单位通过存款,或者购买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将其暂时闲置的资金先行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以贷款、贴现等形式,或通过购买需要资金的单位发行的有价证券,把资金提供给这些单位使用,从而实现资金融通的过程。
间接融资的优点
1.银行等金融机构网点多,吸收存款的起点低,能够广泛筹集社会各方面闲散资金,积少成多,形成巨额资金,提高了金融的规模经济。
2.间接融资中,由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是多样化的,融资风险便可由多样化的资产和负债结构分散承担,从而安全性较高。
3.降低融资成本。
4.有助于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间接融资的缺点
1.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被割断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对企业生产的关注与筹资者对使用资金的压力和约束力。
2.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收取一定费用增加了筹资的成本。
间接融资主要包括的种类
1.银行信用。银行信用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客户提供的信用,它是以银行作为中介金融机构所进行的资金融通形式。
2.消费信用。主要指的是银行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用于购买住房或者耐用消费品的贷款。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