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 >> 精选文章 >> 行业交流 >> 刑事诉讼中,对证人实施打击报复的怎么处理
所谓证人是指知道案件事实情况并向司法行政机关提供证言的人。凭借证人的证言来查清案件事实为古今中外的法律所重视,也是各种诉讼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证据形式。
网友咨询:
刑事诉讼中,对证人实施打击报复的怎么处理?
律师解答: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打击报复”包括多种方式,主要有对证人进行暴力伤害,利用职权降薪、降职、辞退,当众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等。打击报复证人,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一般不以犯罪论处,可予批评教育,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纪律处分。
打击报复证人罪,是指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致使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或者其他权利受到严重损害的;手段恶劣的;致人精神失常或自杀的;以及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如果打击报复证人造成轻伤或重伤甚至死亡的,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根据刑法中从一重罪处罚的原则,按照该行为触犯的刑罚较重的犯罪规定处刑即可。
律师补充:
定案依据是指在诉讼中用来断案的证据、依据。法官会根据法律的规定和司法经验去判断证据的真伪,只有那些真实的、客观的、合法的、与案件事实具有关联性的证据材料才会被当做定案根据。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八条 【打击报复证人罪】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