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 >> 精选文章 >> 上市融资 >> 什么情况下股票能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
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是需要具备法定条件的,如果在上市后这些条件不再具备,或者公司发生了不利于继续上市和不宜再在公开的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情况,则需要采取暂停其股票上市、终止其股票上市的措施,那么哪些情况下,股票可以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
网友咨询:
什么情况下股票能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
律师解答:
以下情况下股票可以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
1、公司不按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
2、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
3、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
4、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
律师补充:
终止上市是指彻底取消上市公司之上市资格,或者取消上市证券挂牌交易资格的制度。仍具有上市资格,而非否定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退市是指上市公司因主动或者被动的原因退出二级市场而随伴的股票摘牌的事件。由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不具有上市资格。两者并不是一个概念,大家千万不要混淆。
暂停上市是指已上市公司若出现法定原因,应依法暂时停止其发行的上市股票或公司债券的交易。暂停上市是基于法律规定的特殊原因而暂时影响其上市证券的情况,而非决定性地最终否定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七十四条
收购期限届满,被收购公司股权分布不符合证券交易所规定的上市交易要求的,该上市公司的股票应当由证券交易所依法终止上市交易;其余仍持有被收购公司股票的股东,有权向收购人以收购要约的同等条件出售其股票,收购人应当收购。收购行为完成后,被收购公司不再具备股份有限公司条件的,应当依法变更企业形式。
第五十五条 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证券交易所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交易:
(一)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
(二)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可能误导投资者;
(三)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
(四)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
(五)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规定的其他情形。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