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 >> 精选文章 >> 综合 >> 代替他人考试如何定罪处罚
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公民提升学历、考取资格证书都需要进行考试的,而有些人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会找其他人代替其考试,而这种行为是违法犯罪的,那么代替他人考试怎样定罪处罚?
网友咨询:
代替他人考试如何定罪处罚
律师解答:
代替他人考试的定罪处罚有以下情形:
1.代替他人参加非国家考试的不构成违法犯罪,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2.代替他人考试不构成犯罪,但属于违法的,承担行政责任:有违法所得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3.代替他人参加国家考试以代替考试罪定罪,承担刑事责任:应当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律师补充:
代替考试罪的具体构成:
1、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本罪主体具体包括两种人,一是应试者;二是替考者,即平常所说的“枪手”。
代替考试罪是典型的对向犯,刑法同时处罚考生和替考者,且定罪和法定刑都相同。
这两个主体都需要年满16周岁,具备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
被组织起来进行作弊的替考者虽不能成为组织考试舞弊罪的犯罪主体,但是能够成为本罪的处罚对象。
2、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过失行为并不构成此罪。
3、犯罪客体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包括国家对考试组织的管理秩序和他人公平参与考试的权利。
4、客观方面
代替考试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所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行为。
代替考试,是指冒名顶替应当参加考试的人去参加考试。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
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九条
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工作人员在考试现场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并终止其继续参加考试;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可以取消其相关考试资格或者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获取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
(二)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的;
(三)抄袭他人答案的;
(四)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
(五)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考试成绩的作弊行为。
第八十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有违法所得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处分:
(一)组织作弊的;
(二)通过提供考试作弊器材等方式为作弊提供帮助或者便利的;
(三)代替他人参加考试的;
(四)在考试结束前泄露、传播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
(五)其他扰乱考试秩序的行为。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