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 >> 法律常识 >> 知识产权 >>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哪些专利侵权行为?
专利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专利权是一种排他权,可用于限制竞争对手行为的商业活动中,进而给企业带来商业竞争上的优势。那么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哪些专利侵权行为?
网友咨询: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哪些专利侵权行为?
海南外经律师事务所郭俊律师解答:
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一) 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二)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
(三)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五)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专利法》第六十五条,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海南外经律师事务所郭俊律师解析:
在专利侵权案件中,形式要求一般包括:
第一,涉案专利必须为有效专利。专利的有效性是权利人拥有该专利权的证明,也是发起诉讼的首要条件。如果涉案专利是一个尚未授权,或者专利权期限届满、专利权被宣告无效/终止时的专利,那他人实施的行为不会构成侵权;
第二,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经权利人同意。只有权利人拥有该项专利权,同时行为人未经许可实施该专利的行为才可能构成专利侵权;
第三,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须以营利为目的。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必须“以营利为目的”或“以牟利为目的”才符合专利侵权的行为标准。
郭俊律师,毕业于海南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海南外经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理论功底扎实,有一定的办案经验。诚于人,勤于事,执业以来广受当事人赞许认可。
友情提示:有类似法律问题可直接向专业律师发布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