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具体事故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后车追尾责任如下:
1、后车撞正常行驶中的前车,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后车承担全部责任;
2、前车在道路上停车后未按规定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和设置警示标志,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车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后车承担事故主要责任;
3、前车在道路上停车后按规定开启了危险报警闪光灯并设置了警示标志,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后车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4、前车超长且未按规定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车承担事故次要责任,后车承担事故主要责任;
5、前车倒车或溜车撞后车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车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6、前车违规强行变道,而后车不方便急刹或转向时,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车承担主要以上责任,后车如果无过错行为,后车不承担事故责任。
7、前车长时间压线行驶,后车不小心追尾了前车,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由于前车有违法过错行为,并且压线行驶与事故形成有因果关系,后车不会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8、对向车道车辆突然掉头,导致后方车辆躲避不及而碰撞在掉头车尾部,形成交通事故。由掉头车辆承担主要以上责任,后车如果无过错行为,后车不承担事故责任。
9、开斗气车,形成追尾事故,前车经常出现变道、别车、压线、急刹等行为,导致后车避让不及,形成追尾事故,由前车承担主要以上责任,后车如果无过错行为,后车不承担事故责任。(但是后车司机一定要掌握证据,如用手机或行车记录仪录下视频资料,或观察事发路段监控视频位置,提供给警方。)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必须依法确认事故中各方当事人的法定义务;依法确认各方当事人法定义务的优先原则;确认各方当事人的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根据各方当事人的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确认不同的交通事故责任。
交通事故认定应掌握分析:行为责任原则、因果关系原则、路权原则和安全原则、结果责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