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房产财产继承纠纷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通常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遗产的认定、继承人的资格、遗产的分配等。在中国,遗产继承主要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范。
首先,遗产是指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房产、储蓄、生活用品、林木、牲畜、家禽、文物、图书资料、生产资料、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等。但是,非法所得的财产、被继承人生前已处分的财产、不属于被继承人的财产以及与被继承人无关的财产等,不得作为遗产继承。
遗产继承的方式主要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法定继承是指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和份额继承遗产。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他们有权继承遗产。如果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存在,那么第二顺序继承人,如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将继承遗产。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一般应均等分配遗产,但对生活有特殊困难或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予以照顾,可以多分;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在生前通过遗嘱指定继承人和继承方式。遗嘱可以是自书、代书、录音、公证等形式,但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和要求。如果遗嘱无效或有部分未处分的遗产,那么这部分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处理。
在处理遗产继承纠纷时,继承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表示放弃继承,否则视为接受继承。放弃继承的表示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作出,遗产分割后表示放弃的不再是继承权,而是所有权。
如果房屋是父母共有的财产,在一方去世后,首先需要将去世一方的财产份额从整个房屋财产中分割出来,然后按照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的方式进行分配。如果房屋是去世一方的个人财产,则该房屋整体作为遗产进行分配。
在实际操作中,继承人可能需要办理不动产过户手续,将房产过户到继承人名下,并可能需要缴纳一定的公证费和过户费用。目前中国没有实施遗产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