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辞职对用人单位而言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对于有些员工,比如入职时间很短就又要离职的;又或者入职时是无岗位经验的员工,之后在工作中获得工作经验、能力,如果跳槽去其他地方或者自己创业的,单位会有种培训员工为他人做嫁衣的不适感,于是单位就会采用让离职员工赔付培训费的方式来达到限制员工离职及降低自身用工成本的目的。
同时,《劳动合同法》第22条也有关于培训费用方面的规定:用人单位支付专项培训费用,对员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员工约定服务期,服务期满前员工离职的,需要向公司返还培训费。
如此一来,员工离职赔偿培训费岂不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顺理成章也是有前提的,正如上面的法条所说那样,前提就是“用人单位支付专项费用为员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如何来判断单位提供的培训属于“专业技术培训”还是“岗前培训”或是“入职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1、培训对象
通常专业技术培训是针对某个或者某几个特定的员工,这些员工都是单位评估后挑选出来,然后进行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
而岗前培训、入职培训一般面对的是全体员工。
2、培训方式
专业技术培训一般体现为脱产或者半脱产学习,同时培训周期相对要长些,以便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培训内容和技能。
入职培训、岗前培训基本上在单位内部就能够完成,由老带新。
3、培训费用
法律没有规定培训费用的数额,但实践中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数额还是比较大的,鉴于各地区、各单位情况不一致,培训费用也会十几万至几十万不等。除了培训费用外,单位还会负担员工外出培训期间的工资、社保、车费、住宿费等。
入职培训、岗前培训鉴于是内部老员工教新员工,是不会产生额外的培训费用的。
4、培训内容
专业技术培训主要是以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为培训内容,让员工在已有的专业技能上进行提升,以便能够去做更为专业的工作;
入职培训、岗前培训更多侧重的员工对工作的熟悉和胜任,属于基础性的培训。
举个例子:
单位招聘销售,入职后安排员工接受销售知识和产品的培训,这种就属于岗前培训;
单位引进新技艺、新设备或者新技术的,必须有能够操作的人,为此,把员工送去培训,回来以后干这个活,这个培训就是专业技术培训;
单位安排员工接受企业文化、劳动记录的学习及培训,这属于入职培训。
所以,员工辞职是否需要支付培训费,主要看单位有没有提供专业技术培训,若员工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没有服务满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