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法妞问答免费注册登陆

首页 发咨询 找律师 手机网站微信咨询 全国客服热线:400-618-8116

地区切换:静海县

首页  > 法律咨询  > 医疗纠纷法律咨询 > 北京医疗纠纷法律咨询 > 朝阳区医疗纠纷法律咨询

+智慧树

北京-朝阳区医疗纠纷1个月前

学校的应试教育节奏危害当代,遗害后代子孙。我心急如焚。我是从所有的孩子的角度,是从所有孩子的健康成长出发,想办法要找学校谈进行沟通的。从孩子入初中开学我就开始找老师聊,反复与学校老师沟通,都无济于事。只有在上边管一下,貌似收敛一次,可又会反弹回去,留置作业的疯狂无以复加。直到这学期,孩子上初二了,因双减政策落地,学校才见回家的作业有明显收敛。然而,这仅是在开学之际的头二周时间。之后的时间里,在课表里都体现着学校的应试节奏的疯狂即将继续。学校老师为了期中考试能够促进学生获得好成绩,那疯狂的节奏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愈演愈烈。我带孩子每天进行的舞蹈基本功的练习也逐渐被迫停止,直到学校发下孩子需要去医院检查身体的通知。我带孩子去儿研所进行了一次拍片检查。我们才知晓脊柱侧弯已经到了较为严重的地步了。

查看刘炳同法律工作者的回答

刘炳同法律工作者 北京-朝阳区 法律工作者

  • 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先后有两个模式贯穿始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有个形象的别称,叫填鸭式教育,就像在鸭子的生长期,按时定量投喂饲料,同时控制运动量,以达到快速增重的目的。这种听起来就不科学的教育模式源自于苏联。

    当时我国百废待兴,只有这一个“老大哥”愿意扶持,便只好模仿苏联的填鸭式教育。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这种模式只注重将书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会极大压制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不利于发展创新思维,自然也不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



    而上世纪80年代起提出的素质教育,则完美避免了应试教育的缺点。这种模式强调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个人性格的发展以及身心健康。与应试教育比起来,素质教育在个人成长中发挥的作用更为全面具体。

    一、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

    1985年5月,邓小平在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上,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强调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民族素质。在这之后,我国十分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后来的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印证了这一点。

    之后的十几年里,我国开始重视素质培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经过多年的深入探索,终于在1999年,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素质教育就成了我国的战略决策,重要性达到了一定高度。



    素质教育提出的本意不是为了全面取代应试教育,只是应试教育存在天然硬伤,而素质教育刚好能够弥补这些缺陷。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素质教育的提出,解决了落后的应试教育与我国高速发展进程产生的矛盾。二者应当是传承与补充的关系,而非对立的矛盾关系。

    在中国现在的环境中,完全抛弃应试教育,采用素质教育,是非常不现实的。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的一种方式,有其存在的重要意义。身处应试的环境,学校又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就不可避免地给学生带来矛盾的心理。



    成长于应试教育中的家长们,面对日新月异的素质教育方式,也会痛苦茫然,不知所措。即便是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在这个“内卷”的时代,也一样会为教育问题而焦虑。无论是外界的竞争压力,还是与现有教育体系格格不入的经验,都是造成他们内心不能自洽的因素。

    二、教育改革的方向不明确

    比如这位《奇葩说》上的网红博士,也曾是《我是演说家》中的全国总冠军,储殷,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博士,他也正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困惑。

    1个月前

  • 造成的矛盾,揭开了现代教育的本质,也讲述了家长们的迷茫与无助。

    储殷提到,当下教育改革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导向不够明确,但是又过于具体。这个说法看似有些矛盾,为什么一件事情可以是既不明确,又过于具体的呢?



    例如针对未成年人的某些社会问题,人们意识到未成年人的心理教育与生命教育十分重要,便将心理教育与生命教育纳入学校考核标准。看到一些孩子体质较差,经常生病,就意识到体育很重要,于是增加体育课,提高体育考试标准。



    这样既不能明确改革方向,又事无巨细地增加考核项目,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仅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还会让孩子越来越累,反而适得其反。

    三、现行教育体系的本质是分化阶级

    教育的功能与真实目的也是家长痛苦的来源。“教育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教育追求孩子的全面发展”,诸如此类的论调已经流行多年。然而现行教育体系的本质并不是为了保护孩子健康成长,而是通过看似公平的考试竞争,完成阶级的分化。



    每个既得利益的中年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他们的资源,绝大多数都来自于考试。或许小镇做题家没有富二代生活惬意,但是总比高中毕业早早出去打工的儿时玩伴体面得多。

    简单粗暴地说,其实18岁的那场考试,就已经划定了人生的上下限。那之后再想去突破改变,要付出的努力是学生时代的十倍百倍。

    现有的教育体系提倡给学生减负,于是课外时间越来越多,本意是为了让孩子更轻松,有更多的时间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真的能达到目的吗?很显然并没有。



    事实告诉我们,只要考试还在,只要人们还有一丝希望通过高考完成阶级上升,那么单纯通过减少学习任务的“减负”就永远不可能实现,反而会越来越成为阶级的“固化剂”,封死阶级上升的通道。

    课外时间越多,有条件报各种补习班、特长班的孩子就越有优势。即便文化水平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储殷博士,也丝毫不敢懈怠,恐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在他看来,如今的课外教育更像是一场军备竞赛,每天两三个小时的补课时间,就像是“带着镣铐跳舞”,看哪个孩子能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偷偷积累更多优势。

    1个月前

  • 值得一听

    退伍军人需要交医保吗 30378人查看

    罗玉石律师 重庆-渝北区 重庆君纵律师事务所

    女医生的退休年龄是多少?50岁还是55岁? 13204人查看

    张焱律师 北京-朝阳区 北京京禧律师事务所

    发布咨询

    关注法妞问答,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扫一扫,关注二维码

    客服热线:400-618-8116

    微信扫一扫「法妞问答」立即开启语音咨询

    济南暖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济南市高新区舜泰广场6号楼1703室

    Copyright 2025 faniuwen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鲁ICP备16004136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20269)

    问题没解决?马上咨询在线专业律师,10400 位律师在线 3 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