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离婚的具体流程如下:
一、起诉阶段
准备诉讼材料:
写民事诉状,内容需包括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和住所地,明确诉讼请求、事实、理由、财产的分割、子女的抚育及相关的证据。诉状最好打印,但最末处必须手签名。
准备结婚证、夫妻两人的身份证(至少带上自己的)、小孩的户口或出生证原件。如果有财产需要法院分割,还需带上财产相关证据,如房产证、机动车行驶证等。证据需要交2套复印件(法院案卷中一份,发给对方一份)。
递交起诉材料:到住所地所在基层法院(区或县法院)的立案庭办理立案手续,递交民事诉状2份及相关证据。
缴纳费用:立案庭审查后,如符合要求则通知缴费。
二、立案阶段
法院在接受原告提交的材料并进行审查后,如诉讼符合法律规定,则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反之则退回原告提交的材料,并告之不予受理的理由。立案后,法院会将缴费票据与材料交给法院立案庭,并通知原告等待开庭。
三、开庭审理阶段
送达与通知:法院排期开庭,并将诉状副本、证据及其他材料送达给被告。送达被告后,会通知开庭时间,原告需要去法院领取开庭传票。
调解:开庭前,法院会优先进行调解。调解是离婚诉讼的必经程序,如果调解成功,则发《民事调解书》。调解书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
开庭审理:如果调解不成,则进行开庭审理。开庭过程中,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官主持调解等程序。调解无效的,法院将进行判决。
判决:法院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情况判决是否准予离婚、财产如何分割、子女归谁抚养等。判决可能判决离婚,也可能判不离。一般情况下,第一次起诉离婚的,被告不同意离婚,法院会判决不予准许离婚。可以在判决生效6个月后再次起诉离婚。
四、执行阶段
如有一方不履行判决,另一方有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注意事项
证据准备:精心准备所需的关键证据材料,确保提供的证据能够充分证明夫妻关系已经达到破裂的程度。
开庭时间:严格遵守开庭时间并准时出席庭审。
法律咨询:在起诉之前最好咨询律师,了解当地法院的具体规定和流程,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